夏季為人體心陽最為旺盛的時候,這個時候應該以保養心臟、健脾護胃為主。天氣燥熱,人們情緒容易暴躁不安,夏季為了消暑降燥,人們也容易因多吃涼的食物造成脾胃不適。特別是老年人,由發火生氣引起心肌缺血、心律失常、血壓升高的情況也會增加。故此時中醫養生,應遵循以下5個原則。
1、調心,多做安靜的事。
立夏之后,人們最容易感到煩躁不安,火氣大,易動怒。因此,5月養生要做到“戒躁戒怒”,切忌大喜大悲,要保持精神安靜、心志安閑、心情舒暢,笑口常開。
平時可多做一些比較安靜的事,如繪畫、抒發、下棋、釣魚、種花等。這些都是可以讓精神達到放松的狀態,即我們所說的“靜養。
2、飲食上少涼多清熱
夏季飲食也應該隨著節氣的變化而相應調整。此時,大家應該偏向于食用一些清淡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,少吃高脂和辛辣上火的東西。特別是冷飲類,吃的話也要講究少、慢。不要因為燥熱一股腦兒的吃下去,并且吃個沒完沒了。
此時建議大家多食用的食物有山藥、小麥、玉米、蛋類,還有苦瓜、黃瓜、綠豆等清熱、消暑、補津的食物。另外,進補的話要多喝湯粥,補充消耗的水分的同時也能夠增進我們的食欲,保護我們的脾胃。
3、中午適當休息
夏季人容易犯困,加上白天的時間增長,為了保證下午精神充沛的工作,可以選擇午睡一會兒。不過,午睡的時間不易過長,一般20-30分鐘為宜。
并且,夏季也要有意識的早睡早起,不要熬夜。此時人體免疫力普遍降低,也可以進行適當鍛煉,對提高身體素質,保持精力也有好處。不過最好選擇早上或晚上,11點之后太陽毒辣就要出門鍛煉了,以免中暑。
4、講究衛生,少洗冷水澡
夏季天氣熱,大家要注重個人衛生,養生每天洗澡的好習慣,這對預防濕疹等皮膚病有一定好處。不過,千萬不要嘗試洗冷水澡,這樣容易因腦補毛細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供血不足,產生頭暈目眩的癥狀,嚴重的還可能還會引起休克。所以大家最好先讓自己出汗,然后在沖溫水澡。
5、出門做好防曬
夏季出門除了要備好水,也要做好防曬工作。一方面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皮膚,另一方面是為了防止中暑。
特別是一些老年人,出門要選擇適當的時間。早上10點之前可以出門鍛煉,11點之后就待在家里吧。下午4點之后出門,中午1-2太陽正熱的時候就不要出門了。出門的時候,最好帶著遮陽的帽子或傘。另外也有一些對日照過敏的人群,也要注意,做好防護。
最后,還要提醒大家要多喝水。夏季人體水分消耗大,要及時補充水分。也可以通過吃水果和喝湯喝粥等來補充水分。一些解暑祛濕的湯,如綠豆湯、酸梅湯、薏米粥等都可以。
養生并不是一味的吃補藥,也需要因時制宜、因人制宜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。特別是在不同的季節,更要適當調整養生方法,與自然達成統一,與自己的身體統一,才能達到健康延壽的目的。
(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)
? 2025 鹽城公共自行車 技術支持: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