綠水青山需要綠色發展,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大力推進,綠色環保意識的逐步提升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低碳、綠色的生活方式。泗陽縣政府為進一步改善城區交通環境秩序,于2013年10月份首批1300輛公共自行車同時啟動投放,成為蘇北第一個建設城市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縣級單位。
聲音:便利環保很實惠
自運營以來,公共自行車項目好評如潮,得到了當地政府、市民和媒體的肯定,每月客戶回訪市民滿意度均在95%以上。不少市民表示有了公共自行車,私家車開的相對少了點、早晚鍛煉身體,代個步買個菜等非常方便,既健康又環保。這種綠色出行方式已逐漸成為一種出行新風尚,在逐漸改變著市民身邊的點滴生活。2015年12月泗陽公共自行車榮獲當地城市管理局頌發的“優秀服務獎”。
隨著用戶需求量的不斷高漲,2014年5月泗陽進行了擴容工程的建設,共建設30個站點,500輛自行車,600個鎖車器。選點建點本著“遠近結合、方便換乘”的原則,方便廣大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車出行。“一般比較近的地方,我會騎自行車,不會超過規定的免費時間”,市民王女士熱情地說到,“蠻好的,也比較環保么,還能鍛煉身體。”
押金:第三方托管保證
2017年下半年以來,有關共享單車公司倒閉,用戶押金無法退還的新聞,經常見諸各大報紙和網絡,讓市民對共享單車的資金安全產生了懷疑。泗陽公共自行車是政府與企業的合作項目,在運營、管理等方面與共享單車有著本質不同,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確保了用戶押金的安全。早在運行之初,泗陽公共自行車管理中心就建立了用戶押金的專款專用制度。截至目前,沒有出現一起用戶押金無法退還的事情。
有序:或比無樁共享單車更高效
與共享單車相比,公共自行車雖然沒有“隨借隨停”的紅利,但顯得更加有序。有研究稱,“有樁”可能比“無樁”更高效。有樁車輛位置確定,無樁車輛不確定。使用者知道有樁單車具體位置,而無樁單車使用者只能按地圖找車。此外,有樁的公共自行車的投放量是可控的,只有在政府批準的情況下才能引進,避免了車輛“搶灘”及過剩的情況。公共自行車有專門的人員進行調度及清潔,避免了車輛臟亂的情形。
交通更有序,才能讓市民出行更順暢!
? 2025 鹽城公共自行車 技術支持:永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